高邮湖西杨氏发展史

文章来源:杨氏源流发布时间:2021-03-05关键词:点击:

ec36e53a591bf0427d3ed4c2223265d.jpg

高邮湖西夹沟杨氏发展历史

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,国史、方志、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,也是后世炎黄子孙回眸历史的重要载体。其中家谱则是连通了世人的前世今生,也成为了各个姓氏后人追古溯源的特殊媒介。而在这浪涛汹涌般的历史长河中,因为战争,朝代更迭,人口迁徙,众多姓氏家谱无法得以完整保留甚至失传。但我们杨氏家谱却从时空中穿梭而来,显于世人。江河来自哪里,它有源可寻。树木何以生长,它有根所依。追本溯源本就是自然之力,而人们口中所说的进步,只不过是重新记忆起曾经被遗忘的东西。杨姓的起源是怎样的呢,高邮湖西夹沟杨氏后人对于家谱的传承和延续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。

杨姓是中国目前人口的第6大姓,占全国总人口的3.08%,有四千两百多万人。杨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16位。杨字寓有太阳之意,由木和组成。木指扶桑,也称杨树,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(在今连云港云合山)古同阳,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。

对于杨姓的起源众说纷纭,但其中源于姬姓的说法,无论从众多历史记载中的文献,还是与杨氏家谱中所录入的文字都能对应一致。有杨氏家谱记载:姬发第一世。姬姓名发后稷十五代孙,文王昌之长子,以水德王,国号周。公元前1033年,周成王十年,周成王剪桐为圭封唐地,天子不可戏,故称唐叔虞。至春秋,有杨氏家谱中记载,公元前678年,晋武公率兵吞并晋国,周王便封其为晋国国君。晋武公少子,食采宏农,晋封羊舌,附庸后人,遂以杨为氏。有杨氏家谱中对第十七世伯侨的就是这样记载的,也是在家谱中第一次出现杨氏的字眼。公元前647年,周襄王姬郑念伯侨先人功勋,敕封于杨,称杨侯,敕命杨候太祖,此后伯侨便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,史称杨氏正宗,是为天下人杨氏始祖杨伯侨。

若问我家在何处,山西洪桐大槐树。无论天南海北,人们都会来这里寻根问祖,追古溯源。大槐树祭祖堂内供奉着800多个姓氏排位,这也大大的超过了《百家姓》的姓氏。元朝末年,朝廷连年对外用兵,对内实行民族压迫,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,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,饥荒频繁,民不聊生。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,反抗元朝的暴政。到了明朝初年,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、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。而此时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,风调雨顺,连年丰收,人丁兴旺。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,明朝统治者决定移民屯田的战略。一场大规模历经数朝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。人们集合于大槐树下统一出发背井离乡。由于是明朝政府强制移民,官兵们害怕有人中途逃窜,便将他们背着手捆绑着连接在一起,之后人们常说的“解手”便是由此而来。这是大槐树的传说,还有“洪武赶散”中的苏州阊门、南京珠玑巷等传说。

高邮湖西夹沟杨氏从哪里来?根据中华民国十九年三修的《杨氏宗谱》记载,《杨氏宗谱》创修于明朝天启五年(公元1625年),曾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各甲进行了续修。在《迁邮始祖》中记载,原居泗州,东门外陵户。迁邮始祖右三公自蠙邑来湖上,爱其风土,卜筑以居。八世祖澄公于康熙三年(公元1664年)在《立祠堂并捐祭田记》中记载:诰封昭武将军右三公至正末年从濠泗避地来湖上,卜筑以居焉。迁邮始祖右三公前的先祖,从何而来,有待考证。明朝天启崇祯年间,八世祖敏达公创修祠堂,八世祖澄公撰记,后多次重修祠堂,谱中都有记载。

谱载迁邮二世祖名一公于丁酉年(公元1357年)随胡大海从军,钦升湖广长沙卫指挥使(武官三品),得剖符,食长沙。据此,右三公迁邮应属军屯。明朝高邮州昌平乡黄林村有屯田。谱载十三世祖大鹏公,诰封武义都尉,嘉庆元年武进士,在山东、广东、贵州等多地任职,官居三品参将,死在任上。嘉庆皇帝向大鹏公的祖父、父母和哥嫂颁发了诰封。根据谱中记载,高邮湖西夹沟杨氏分布在金湖、高邮、宝应、天长、扬州、盱眙、洪泽、南通、山东微山湖等地区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们的夹沟杨氏始祖右三公后人已经有6000多户,30000多人口。


Copyright © 2021 - 江苏淮安市金湖杨氏祠堂管理委员会  .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地图